|
新聞詳情
有色金屬簡介 ??有色金屬回收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介紹折疊編輯本段分類介紹折疊重金屬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銅、鉛、鋅等; 折疊輕金屬密度小(0.53~4.5g/cm3),化學性質活潑,如鋁、 鎂等。 折疊貴金屬地殼中含量少,提取困難,價格較高,密度大,化學性質穩定,如金、銀、鉑等; 折疊稀有金屬折疊編輯本段種類面積有色金屬表面積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屬的比表面積檢測數據只有采用BET方法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國內目前有很多儀器只能做直接對比法的檢測,現在國內也被淘汰了。目前國內外比表面積測試統一采用多點BET法,國內外制定出來的比表面積測定標準都是以BET測試方法為基礎的,請參看中國國家標準(GB/T 19587-2004)-氣體吸附BET原理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的方法。 比表面積檢測其實是比較耗費時間的工作,由于樣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樣品的測試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如果測試過程沒有實現完全自動化,那測試人員就時刻都不能離開,并且要高度集中,觀察儀表盤,操控旋鈕,稍不留神就會導致測試過程的失敗,這會浪費測試人員很多的寶貴時間。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測試儀產品,才符合測試儀器行業的國際標準,同類國際產品全部是完全自動化的,人工操作的儀器國外早已經淘汰。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分析儀產品,將測試人員從重復的機械式操作中解放出來,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工作強度,培訓簡單,提高 了工作效率,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測定儀產品,大大降低了人為操作導致的誤差,提高測試精度。F-Sorb 2400比表面積測試儀是真正能夠實現BET法檢測功能的儀器(兼備直接對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積測試儀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完全自動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積檢測設備,其測試結果與國際一致性很高,穩定性也很好,同時減少人為誤差,提高測試結果精確性。比表面積檢測需遵循相關標準、方法及理論,具體詳細信息可以去相關網站中進一步了解。 折疊編輯本段發展歷程在歷史上,生產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斷改進,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歷史學家曾用器物的材質來標志歷史時期,如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到17世紀末被人類明確認識和應用的有色金屬共 8種。中華民族在這些有色金屬的發現和生產方面有過重大的貢獻(見冶金史)。進入18世紀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許多新的有色金屬元素的發現。上述的64種有色金屬除在17世紀前已被認識應用的 8種外,在18世紀共發現13種。19世紀發現39種,進入20世紀,又發現4種。 折疊編輯本段市場預測繼今年5月份鎳價大漲之后,近期,鉛、鋅、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也穩步走高。從上周來看,鉛鋅價格漲幅為6.04%、銅價漲幅為4%、鋁價漲幅為2.46%,其它品種有色金屬價格也有小幅上漲。 由于行業特性所致,有色金屬行業自去年開始便進入了調整整理期,去年下半年開始,因出口禁令、礦產供給商限產等因素影響,錫、鎳先后出現一波較大幅度的上漲,說明在低位徘徊已久的有色金屬價格,供給面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市場資金的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認為,雖然近期,海外鋅礦山產出不足或關停消息不斷,不排除未來鋅價有階段性的上漲機會。不過從目前,各有色金屬品種的價格走勢以及從下游需求來看,房地產、機械等行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并不支持連續上漲。[1] 折疊編輯本段特色介紹折疊編輯本段應用范圍A:有色金屬中的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之一。現代,有 色金屬及其合金已成為機械制造業、建筑業、電子工業、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領域不可缺少的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 B:實際應用中,通常將有色金屬分為5類: 折疊1輕金屬折疊2重金屬折疊3貴金屬折疊4半金屬折疊5稀有金屬折疊編輯本段資源狀況中國有色金屬資源的一個特點是復合礦多,而且有的品位較低,不但多種有色金屬常共生在一起,而且有些鐵礦中也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如攀枝花鐵礦中含有大量的釩、鈦;包頭鐵礦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和鈮,因此研究適合中國資源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逐步建立適合中國情況的有色金屬材料體系是今后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 中國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品種比較齊全。就目前所知,鎢和稀土等 7種金屬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鉛、鎳、汞、鉬、鈮 5種金屬的儲量也相當豐富。在礦產資源中,有色金屬是中國的一大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十分落后,無論礦山或工廠,其設備規模都很小,只能生產金、銀、錫、銻、銅、鉛、鋅、汞等,許多有色金屬都不能生產。自1949年以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很快,已經形成了從常用有色金屬到稀有金屬,品種比較齊全,工藝比較完善的生產體系。中國各種有色金屬的采礦、選礦、冶煉、加工工廠都具有相當規模,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在進行有色金屬新礦山、工廠建設的同時,還面臨現有礦山、工廠的技術改造任務,以充分發揮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優勢,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2013年上半年中國有色金屬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價格有所回升,但行業利潤明顯下滑,整個行業能否回暖仍有待觀察。 1-6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947萬噸,同比增長10%,增速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1058萬噸,增長7.9%,減緩1.8個百分點;銅產量增長12.9%,加快2.6個百分點;鉛產量增長12.5%,加快3.6個百分點;鋅產量增長9.2%,去年同期為下降6.2%。氧化鋁產量增長10%,加快0.3個百分點。[2] 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于低位。6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電解鋁、鉛、鋅當月期貨平均價分別為53227元/噸、14725元/噸、13896元/噸和14535元/噸,環比小幅上漲2.6%、1.5%、1.1%和0.8%,但同比下降4%、7.7%、8.8%和1.6%。 受全球金屬價格普降、國內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前5個月,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651.7億元,同比下降7.1%。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253.8億元,下降4.4%;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397.9億元,下降8.8%。 但在整個行業低迷之時,也有亮點出現。截至6月底,名列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中國有色集團資產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5.26%,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43%;其下屬企業鐵嶺選礦藥劑有限公司利潤同比增長22.28%,高于115家中央企業18.2%的利潤同比增速。 折疊編輯本段社會地位折疊有色金屬的地位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例如飛機、導彈、火箭、衛星、核潛艇等尖端武器以及原子能、電視、通訊、雷達、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所需的構件或部件大都是由有色金屬中的輕金屬和烯有金屬制成的;此外,沒有鎳、鈷、鎢、鉬、釩、鈮等有色金屬也就沒有合金鋼的生產。有色金屬在某些用途(如電力工業等)上,使用量也是相當可觀的。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發達國家,競相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增加有色金屬的戰略儲備。 當今有色金屬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國防建設等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性戰略資源。作為有色金屬生產第一大國,我國在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特別是在復雜低品位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取得了長足進展。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近30年來發展迅速,產量連年來居世界首位,有色金屬科技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國防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有色金屬資源短缺與國民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逐年增加,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探明的優質礦產資源接近枯竭,不僅使我國面臨有色金屬材料總量供應嚴重短缺的危機,而且因為“難探、難采、難選、難冶”的復雜低品位礦石資源或二次資源逐步成為主體原料后,對傳統的地質、采礦、選礦、冶金、材料、加工、環境等科學技術提出了巨大挑戰。資源的低質化將會使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及相關產業面臨生存競爭的危機。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適應我國資源特點的新理論、新技術。系統完整、水平領先和相互融合的有色金屬技術科技,對于提高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效、低碳、無污染、綜合利用有色金屬資源,確保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3] 折疊有色金屬的開采有色金屬工業包括地質勘探、采礦、選礦、冶煉和加工等部門。礦石中有色金屬含量一般都較低,為了得到1噸有色金屬,往往要開采成百噸以至萬噸以上的礦石。因此礦山是發展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基礎。有色金屬礦石中常是多種金屬共生,因此必須合理提取和回收有用組分,做好綜合利用,以便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許多種稀有金屬、貴金屬以及硫酸等化工產品,都是在處理有色金屬礦石或中間產品以及礦渣、煙塵的過程中回收得到的。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通常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其中含有多種有用組分,有時含有有毒物質,一些有色金屬也具有毒性。因此,在生產有色金屬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 折疊有色金屬的產能與鋼鐵的生產相比,一般說來,有色金屬生產需要的能量是比較多的。 據統計,如從礦石生產每噸鋼能耗以100計,鎂為 1127,鋁為767,鎳為455,銅為352,鋅為206。因此,在有色金屬工業中,降低能耗問題非常突出。 在有色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加工及再生回收過程中,有多種提取方法可資選用。就冶煉過程而言,通常分為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和電冶金。火法冶金一般具有處理精礦能力大,能夠利用硫化礦中硫的燃燒熱,可以經濟地回收貴金屬、稀有金屬等優點;但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環境保護。濕法冶金常用于處理多金屬礦、低品位礦和難選礦;電冶金則適用于鋁、鎂、鈉等活性較大的金屬的生產。這些方法要針對所處理的礦物組成選擇使用或組合使用。為了強化有色金屬的冶煉加工過程,發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如高壓浸取、流態化焙燒、有機溶劑萃取、離子交換、金屬熱還原、區域熔煉、真空冶金、噴射冶金、等離子冶金、氯化冶金以及連續鑄軋、等靜壓加工、擴散焊接、超塑成型等,大大豐富了冶金學的理論和工藝,不斷推動了有色金屬生產的發展。 折疊社會經濟效益有色金屬大多是加工成材后使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生產性能良好、物美價廉的有色金屬材料以取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于有色金屬材料在數量、品種、質量及成本等方面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不僅要求提供更好性能的結構材料、功能材料。 對其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組織結構、晶體狀態、加工狀態、表面與尺寸精度以及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總的說來,有色金屬材料的生產正向大型化、連續化、自動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這就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工藝、裝備、控制技術與成品檢測技術。一些新材料,如半導體材料、復合材料、超導材料,新技術如粉末冶金、表面處理等已經形成或者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 折疊編輯本段現狀信息由于稀有金屬在現代工業中具有重要意義,有時也將它們從 有色金屬中劃分出來,單獨成為一類。而與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并列,成為金屬的三大類別。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電力、通訊、建筑、家電等絕大部分行業都以有色金屬材料為生產基礎。隨著現代化工、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有色金屬在人類發展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它不僅是世界上重要的戰略物資,重要的生產資料,而且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費資料的重要材料。 建國50多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興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屬礦山、冶煉和加工企業,組建了地質、設計、勘察、施工等建設單位和科研、教育、環保、信息等事業單位以及物資供銷和進出口貿易單位,形成了一個布局比較合理、體系比較完整的行業。 2006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整體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有色金屬產品產量繼續增長,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攀升。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實現1917萬噸,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位。全國有色金屬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達到13475億元、1631億元、1100億元,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650億美元。年黃金產量240.08噸,創歷史最高水平。 2007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其中有色金屬礦山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顯著,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比上年增長54%,占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2%。有色金屬合金制造及壓延加工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出現較快增幅,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比上年增長33%,占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6%。有色金屬冶煉領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0億元,比上年增長15%,占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6%。 折疊編輯本段前景發展國內有色金屬行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資源分散,同時又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緊密的行業之一。在目前有色金屬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有色企業勢必要加大礦山資源投入力度。參股或者控股海外礦山、企業,能彌補中國有色礦產資源的不足,轉變中國企業在原料波動中的不利局面。此外,企業產業鏈的延伸和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能扭轉中國企業在類似銅精礦加工費等談判中既沒有“定價權”也沒有“話語權”的境地。 中國在21世紀的前20年,仍將處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將會帶動國民經濟保持一個較長的高速增長期。因此,作為工業基礎的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狀況對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就顯得更加重要。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有色 金屬行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有色金屬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 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主要經濟體需求疲弱背景下,我國有色金屬出口增速放緩,進口繼續下滑。2013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為117.04億美元,同比增長2.3%,增速較1季度下滑14.2個百分點;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為239.3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18.2%,降幅較1季度收窄6.2個百分點;有色金屬產品貿易逆差為122.33億美元,較1季度增長61.4億美元。 折疊編輯本段期刊折疊期刊簡介《有色金屬》期刊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管,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主辦的綜合性科學技術刊物。內容涉及重有色金屬、輕有色金屬、稀貴金屬、黃金、核工業及化工行業的冶煉、加工、材料及設備等。[4]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有色金屬、黃金、地質礦產、核工業及化工行業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各大學圖書館,鄉鎮企業和個人。現已被多家數據庫收錄,中文核心期刊,在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 期刊信息 期刊名稱:有色金屬 主辦單位: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語言種類:中文 開本尺寸: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7545 國內刊號:11-1841/TF 郵發代號:2-464 創刊時間:1949年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